海洋與陸地一樣也是有限的資源。在海洋農業序列里,沒有一種生產方式可以像網箱那樣可以在特定環境里按一定的生產模式進行有效牧魚。從過去十多年的生產實踐表明,一只1000立方米養殖空間的深水網箱,年均產魚25噸,占海投影面積為286平方米,相當于每平方米產魚87.4公斤,是普通網箱的2.2倍;是池塘的12倍;是工廠化養殖的3倍。其經濟價值相當于一般三百噸級漁船的年產值。由此可見,深水網箱是海洋養殖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暗?,目前我國深水網箱與北歐一些國家比較,其養殖效率遠比我國高出3倍左右。所以我國仍有較大的提升發展空間?!蹦虾Ka研究所漁業工程研究室主任郭根喜研究員在作《深水網箱 未來十年》專題報告時說。
15年7月18~19日,臺風“威馬遜”在海南、廣東、廣西等地登陸,登陸時附近大風力達到17級,成為65年來登陸華南的強臺風。采用14項新技術支撐的深水網箱損壞輕微。郭根喜稱,過去十幾年我國深水網箱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成為新興海洋產業。但是,結構問題仍然是制約我國深水網箱養殖產業發展的重大技術問題。目前,他所帶領的課題組正加緊研究建設深水網箱養殖產業工程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平臺下面包括三個子平臺:網箱裝備系統技術研發平臺、網箱養殖工程技術野外測試平臺、網箱養殖產業技術信息服務平臺。網箱平臺建成后向全社會開放提供服務。同時,課題組力爭2~3年內以經濟實用手段解決17級臺風的結構問題,逐步建立等級制網箱制造技術。
郭根喜向與會者描繪了深水網箱未來10年的愿景:隨著工藝技術的不斷提高,未來十年,深遠海養殖結構問題不是主要矛盾,海域資源將成為養殖產業的主要問題;以深水網箱為主要生產方式的養殖品種、養殖模式將是構建海洋牧場的主要因素;遠期訂單漁業或期權漁業將是推動產業發展的主要經濟模式;養殖環境和養殖質量評估將作為養殖海域可持續發展或許可的法律依據;產業利益將在各個環節上基本平等互惠,行業協會或經濟合作社將有實質作用。